永樂大典目錄 焦點
1、《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的類書。
2、初名《文獻大成》,后明成祖親自撰寫序言并賜名《永樂大典》。
(相關資料圖)
3、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4、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決心修一部巨著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5、宗旨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于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
6、最初令解縉主持編纂(規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獻大成》,但朱棣親閱后甚為不滿,欽點姚廣孝擔任監修,同時編纂隊伍擴大到了2196人(累計達3000多人),于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朱棣親自作序并賜名《永樂大典》。
7、全書于永樂六年(1408年)才抄寫完畢。
8、《永樂大典》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毀于火災和戰亂,也有相當一部分被后人以修書之名竊走,現今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9、《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10、《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11、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文章到此就分享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