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黃金儲備連續第三個月增加
2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845億美元,較2022年末上升568億美元,升幅為1.82%。黃金儲備為6512萬盎司,前值為6464萬盛司,環比增加48萬盎司,為連續第三個月增加。
(相關資料圖)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呈回升態勢,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外貿韌性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
對于外匯儲備規模上升,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2023年1月,受全球宏觀經濟數據、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近期注意到部分央行增持黃金,主要是優化官方儲備資產結構,促進官方儲備資產多元化,增強官方儲備資產抵御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能力和資產穩定性。從全球環境看,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美元前景偏弱,全球政經局勢不確定仍高,一定程度提升黃金儲備吸引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
記者關注到,2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調降230個基點,至6.7967。拉長時間來看,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自去年底以來,一路震蕩走高,在今年1月中旬最高分別突破6.69和6.70關口。
“從趨勢看,我國經濟穩步復蘇,外貿韌性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國際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同時,美元加息尾聲等,我國外匯儲備有望保持基本穩定。”周茂華分析。
國債期貨、中證轉債收漲
2月7日,國債期貨收漲。其中,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7%,5年期主力合約漲0.09%,2年期主力合約漲0.02%。此外,中證轉債收漲0.22%,報408.29,成交額為633.7億元。福新轉債漲超40%,三房轉債、金輪轉債漲約20%,橫河轉債漲超7%,華鋒轉債漲近6%。
記者關注到,2月6日,交易所債券市場正式啟動債券做市業務,首批12家證券公司參與做市。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于麗峰表示,相比而言,債券市場流動性偏弱,交易價格不連續,而做市商通過持續雙邊報價,方便交易達成,有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做市商的連續報價為市場提供價格引導,吸引投資者參與交易,有利于形成反映市場供需的債券價格,提高市場定價效率,促進債券市場的價格發現。
對于債市后續表現,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指出,利率債方面,接下來一段時間基本面仍將呈現疫后修復行情,股市有望繼續受益走強,對債市情緒仍有壓制;信用債方面,2月定開型理財陸續到期推升理財產品贖回壓力,信用債仍存在估值調整風險,特別是較弱資質城投債;轉債方面,北向資金凈流入勢頭逆轉對權益市場的影響可能傳導至轉債市場,尤其需關注部分大幅上漲正股后續可能面臨的回調風險,及其對轉債市場的影響,同時多家轉債發行上市公司預告2022年度業績首虧,也可能對短期轉債個券造成擾動,因此短期還需繼續關注轉債市場及個券的震蕩調整風險。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王楚涵
相關閱讀
- 06-14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