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觀熱點:8月份CPI同比上漲2.5% PPI漲幅持續回落
證券日報記者 孟 珂
國家統計局9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均略有回落。其中,CPI同比上漲2.5%,漲幅比7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2.3%,漲幅比7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
【資料圖】
“受鮮菜價格漲幅回落、成品油價格下調等因素帶動,8月份CPI同比漲幅低于市場預期。當前正處于豬周期價格上行階段,食品價格CPI同比漲幅較大,成為支撐CPI的主要因素,而非食品價格漲幅持續處于偏低水平。”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具體來看,食品價格上漲6.1%,漲幅比7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09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22.4%,漲幅比7月份擴大2.2個百分點,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走低影響。
隨著中秋、國慶假期來臨,需求好轉,豬肉價格呈現上行趨勢。不過,國家發改委9月9日發布消息稱,總體判斷,今年后期生豬和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有望運行在合理區間。
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3.0%,漲幅比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0.2%、21.9%和19.8%,漲幅均有回落。
對此,王青表示,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行帶動下,8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調,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走弱正向CPI傳導,并成為抑制CPI上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PPI方面,8月份同比上漲2.3%,漲幅比7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4%,影響PPI上漲約1.87個百分點,是推動PPI上漲的主要動力;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6%,影響PPI上漲約0.3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PPI同比漲幅回落除受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影響外,還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國際原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行,國內輸入性價格傳導壓力有所減輕;二是煤炭等行業增產保供效果持續顯現,市場供應保障有力;三是受多重因素影響,鋼材等行業需求偏弱。
“近期隨著生產資料PPI漲勢快速回落,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PPI之間的‘剪刀差’已顯著收斂,中下游企業面臨的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得到明顯緩解。”王青認為,當前中下游企業經營壓力已經從成本端轉向需求端。
展望未來,王青認為,PPI同比將持續回落。一方面,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央行通過大幅加息來抑制高通脹,給經濟增長帶來下行壓力,全球經濟衰退預期漸強,大宗商品需求預期承壓;另一方面,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基建投資提速將給國內工業品價格帶來回升動力,但考慮到短期內地產投資難見明顯回暖,疊加保供穩價政策持續發力,工業品價格難現快速上漲。
結合數據,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物價上漲趨勢溫和可控。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物價數據看,目前國內物價溫和上漲,反映出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穩固、需求不足仍是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需要持續做好宏觀調控穩定經濟大盤。一方面,繼續做好重要商品的保供穩價;另一方面,加快投資項目落地形成實物工作量,以投資促消費。
“在美聯儲持續加息和縮表背景下,我國將繼續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性雙重功能,擴大有效信貸需求,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溫彬稱。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龐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PI上漲溫和可控,貨幣政策工具的相機抉擇空間以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配合空間更寬泛。
“為進一步穩定物價,關鍵在于將保障供給、穩定物價、管理預期與綜合聯動、精準調控、科學監管、長效施策結合起來,通過更為精準有效的政策組合拳,推進增儲穩產,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緩解企業成本上升壓力,保證基礎民生供給底線需求。”龐溟表示。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