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比亞迪、豐田攜手開發新車,折射中國汽車地位抬升
規模增長上,1-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816.3萬輛,同比增長26.6%,市場份額為48.1%,上升4.7個百分點。1-9月,中國汽車出口211.7萬輛。
【資料圖】
質量提升上,比亞迪深度參與開發豐田bZ純電系列首款轎車bZ3、吉利在與雷諾的合作中提供領克節能平臺CMA架構;同時,蔚來、嵐圖、紅旗、比亞迪、上汽大通、小鵬等品牌已紛紛登陸挪威等發達市場……無不體現出中國汽車品牌技術實力、國際話語權的顯著抬升。
中國汽車正迎來規模、質量、國際話語權齊開花的發展高峰。
日前,豐田汽車發布了bZ純電動專用系列的首款轎車產品bZ3,其是由比亞迪豐田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與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共同開發而來。bZ3不僅將快速豐富豐田bZ純電家族的陣容深度,有力推高銷量表現;比亞迪深度參與一款如此重要的產品,更體現出中國汽車品牌技術實力、國際話語權的顯著提升。
無獨有偶,5月10日,吉利汽車曾發布公告,其全資附屬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CIL)將以2640億韓元認購雷諾韓國汽車45375000股目標股份,以此持有雷諾韓國汽車34.02%的股份。更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不僅希望通過此次交易進軍韓國市場,其還將提供領克節能平臺CMA架構,從而扮演起“技術輸出者”的角色。
回顧過往,中國汽車產業曾通過“市場換技術”實現規模的突破,早在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就已登頂全球之冠。但市場的飛速擴張中,主導權卻大都掌握在以跨國車企為核心的合資公司手里,中國品牌汽車則處于以性價比打天下的初期發展階段。
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終于實現了厚積薄發。規模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1-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816.3萬輛,同比增長26.6%,市場份額為48.1%,上升4.7個百分點。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自2020年以來,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提高,9月已經到了50%的歷史高位。
在國內市場的積累、走強,也給了中國品牌汽車“走出去”的底氣。中汽協公布數據,1-9月,中國汽車出口211.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8.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奇瑞、長城汽車、MG等品牌的累計出口量則已紛紛突破百萬輛大關。
更鼓舞人心的是,中國品牌汽車還實現了量、質齊飛。在國內市場,中國品牌汽車競爭力、議價能力不斷爬升,以長城汽車為例,1-9月,其智能化車型銷量占比達85.58%,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 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14.56%,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
在國際市場,中國品牌汽車崛起的案例也不至于比亞迪參與豐田電動車開發、吉利在與雷諾合作中輸出技術;高調亮相國際車展,跨國建立工廠、研發中心等,同樣彰顯了他們“走出去”的決心。
此外,中國品牌汽車還已陸續走向全球發達市場。長城、領克、比亞迪、上汽名爵、上汽大通、紅旗等傳統品牌,以及蔚來、小鵬、愛馳等造車新勢力都已部署自己的歐洲戰略;嵐圖、蔚來、紅旗、比亞迪、上汽大通、小鵬等品牌則紛紛登陸挪威市場,以此打開歐洲之路;蔚來更已正式布局歐洲最大汽車市場——德國,正如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所說,“在歐洲做高端品牌,德國是繞不開的一站。”(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