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集采平臺將開展25個藥品信息填報工作 過半為短缺藥
6月5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消息,廣州藥品集團采購平臺將開展阿托品注射劑等25個藥品信息填報工作,過半藥品與此前發布的“短缺藥品監測品種及生產企業”名單重合。
【資料圖】
藥品短缺的發生,涉及藥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近年來,政策層面多次出手,緩解藥品短缺問題。
藥品短缺涉及多個環節
新京報記者對比發現,此次填報信息的25個藥品中,有13個藥品與此前發布的短缺藥品監測品種及生產企業名單存在重合,重合品種具體包括阿托品注射劑、酚妥拉明注射劑等。
2022年8月,工信部、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四部門發布《關于加強短缺藥品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生產儲備監測工作的通知》,并聯合發布短缺藥品監測品種及生產企業名單。
近年來,個別藥品出現供應不足、價格上漲等問題,影響著藥品的臨床使用。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僅在2019年上半年,就有上海、山東、湖南、貴州等多個地方相繼發布藥品斷貨或供應不足的消息,涉及具體品種包括別嘌醇、阿糖胞苷、硝酸甘油、維A酸等。
2017年6月28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曾指出,藥品短缺的原因涉及藥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各地政府在藥品集中采購時將價格壓得過低,導致企業雖然中標但盈利不多,難以持續。而醫院還沒有完全轉到公益性定位中來,導致低價藥采購動力不足。市場投機和壟斷因素,也會造成人為短缺。另據原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短缺藥品清單多達139個品種。
監測品種名單涉及980個
為應對藥品短缺問題,近幾年來,多個政策相繼出臺。2017年6月,原國家衛計委、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聯合下發《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合理布局監測哨點,建立健全短缺藥品清單管理制度,實施定點生產等重點任務措施。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提出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體系,加大對原料藥壟斷等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
在前述通知中,四部門要求完善短缺藥品分級應對管理措施,指導監督企業履行好信息填報義務,并進一步明確,列入監測范圍的品種包括國家衛健委公布的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品種、國家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品種以及國家醫保局公布的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
監測企業、品種實施動態調整。列入監測范圍的企業包括短缺藥品生產企業、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企業、重點短缺藥品儲備企業。根據通知,短缺藥品監測品種及生產企業(制劑)名單共涉及980個品種。其中,北京地區的生產企業包括北京北衛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重點短缺藥品儲備企業10家,包括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楊許麗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